溴化锂机组维保:冷凝器铜管出现结垢现象,会对制冷效果产生什么影响?

作者: 普星制冷 【 原创 】 2025-07-07

在溴化锂机组的运行过程中,冷凝器铜管承担着热量交换的关键任务,其工作状态直接决定了机组的制冷性能。然而,随着机组的持续运行,冷凝器铜管极易出现结垢现象,这一问题如同隐藏在机组内部的 “慢性杀手”,对制冷效果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影响。

从传热效率层面来看,结垢会在铜管表面形成一层热阻极高的隔离层。正常情况下,铜管凭借良好的导热性,能够高效地将制冷剂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,使制冷剂快速冷凝。但当结垢形成后,水垢的导热系数远低于铜管,仅为金属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。这就如同在铜管与冷却水之间加了一层厚厚的隔热垫,极大地阻碍了热量的传递。原本顺畅的热交换过程被严重干扰,制冷剂蒸汽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,导致冷凝过程受阻,进而使整个制冷循环效率大幅下降。例如,在一些长期未进行有效维护、结垢严重的溴化锂机组中,制冷量可能会降低 20% - 30%,无法满足实际的制冷需求。

16292413_1703150500 (1).jpg

结垢还会导致机组能耗大幅增加。由于传热效率下降,为了维持相同的制冷量,机组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驱动系统运行。一方面,发生器需要提供更多的热量,以保证溴化锂溶液能够充分再生,从而维持制冷循环;另一方面,溶液泵、冷却水泵等设备也需要加大功率运行,以加快溶液和冷却水的循环速度,试图弥补因结垢造成的传热不足。这种额外的能源消耗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,还可能加重机组各部件的负荷,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。据统计,冷凝器铜管结垢导致的机组能耗增加可达 15% - 25%,长期积累下来,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。

此外,结垢现象会影响机组的运行稳定性,造成系统压力异常。随着结垢的不断加厚,冷凝器内的传热效果越来越差,制冷剂蒸汽不能及时冷凝,会导致冷凝器内部压力升高。过高的压力会使机组的运行工况偏离设计范围,增加压缩机等部件的工作负荷,甚至可能引发超压报警、停机等故障。同时,压力的波动还会影响溶液的循环和吸收过程,进一步降低制冷效果。而且,结垢还可能导致铜管局部堵塞,使冷却水的流量分布不均,部分区域的铜管因得不到充分冷却而过热,加剧铜管的腐蚀和损坏,形成恶性循环,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为了减少冷凝器铜管结垢对溴化锂机组制冷效果的影响,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至关重要。在日常维保中,应加强对冷却水水质的管理,定期检测水中的钙、镁离子等易结垢物质的含量,通过添加水质稳定剂、进行软化处理等方式,降低水的硬度,减少结垢的可能性。同时,制定合理的清洗计划,根据机组的运行状况和水质情况,定期对冷凝器铜管进行物理清洗或化学清洗。物理清洗可采用机械刮管、高压水射流等方法,直接去除铜管表面的污垢;化学清洗则通过使用合适的清洗剂,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,使其溶解脱落。在清洗过程中,要注意选择对铜管无腐蚀作用的清洗材料和工艺,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伤。

冷凝器铜管结垢对溴化锂机组的制冷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。只有充分认识到结垢的危害,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,才能保障机组的高效、稳定运行,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降低运行成本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联系